长期做正确的事情(二)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9-25
"
于企业和企业家而言,长期主义是一种格局,帮助企业拒绝禁锢的零和游戏,在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价值的历程中,重塑企业的动态护城河。                    

——引用自高瓴创始人张磊

"


本文由新同方投资经理吴佩珉主笔


我们在上一期介绍了A公司(长期做正确的事情(一)),A公司所处的中介行业,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行业。老话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里说的“牙”,便泛指中介行业,甚至包括人贩子、媒婆等。行业有长久的历史,可以看得更长更远,做更长期的打算,这好理解。


比较有趣的是今天要介绍的B公司,它所处的是电子烟行业—— 一个只发展了10来年的行业,行业里面大部分公司的历史甚至更短,只有三五年。这么短的历史,何谈长期?


电子烟是一个相当新颖的行业,绝大多数人,甚至资深烟民,都不一定注意到这个新鲜事物。最早的电子烟——如烟,是由中国药剂师韩力于2003年左右发明的,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更于2006年借壳港股上市,风头一时无两。

但后来如烟碰到一系列问题:国内方面,由于不当宣传戒烟效果,被央视曝光;竞争方面,由于门槛不高,国内出现大量仿制品侵占市场;国外方面,FDA直接禁止进口。内外交困下,如烟迅速崩盘。亏损,停牌,接踵而来。正印证了那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如烟虽然倒了,但是电子烟这个行业并没有消失。


一方面,从需求端看:电子烟毕竟还有方便、相对(传统卷烟)健康等优势。大功率电子烟的大烟雾,后续更衍生出了吞云吐雾的vape亚文化。

为了和抽香烟区别开,电子烟爱好者创造了 Vape一词,它是从 Vapour(雾气)一词延伸而来,表示吸电子烟的动作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看:门槛不高,产业链简单,投资小。生产成本低,终端售价高。最后的局面是,在这个无法可依、无人所管的灯下黑行业里,各个大大小小的玩家赚得不亦乐乎。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听过各种有趣的往事。譬如一个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提到:经常在对接企业主的时候,这次对方还骑着电动车进货,下次对方就换成开路虎进货了。


虽然这是一个挣钱的行业,但由于如烟的前车之鉴,从业者都不敢高调,恪守一个长者的教诲——闷声发大财。朝不保夕,未来都是不确定性,行业里的从业者思考的都是怎么跑得比香港记者更快,更别说考虑扩大生产、积累技术研发、培养人才之类的长远问题。


B公司则是行业里的一个异类。


听闻B公司在早期的时候,公司内部也有过路线的争论:是落袋为安,还是志向远大,追求星辰与大海。最终后者胜出,落袋为安的人退出。B公司在接下来的时间,干了这么一些与众不同的事:


(1)在行业头部公司低头挣快钱的时候,B公司切入国际大品牌的供应链代工。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全套的代工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供应商管理体系,工厂管理体系,弯道超车成为行业里生产水平最高的工厂。


(2)在其他从业者沉溺于同质竞争时,默默潜心投资于基础研发。耗时数年,最终研发出高度差异化的核心零部件。功不唐捐,最终带来令人咂舌的高毛利、客户粘性和竞争壁垒。

(3)在人才积累方面,更是远超同行。在一个赚快钱的行业,从业者的素质相比之下并不算高——也并不需要太高。然而,B公司很早就组建了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艺研发团队,给予他们超行业水准的待遇和激励。


相比之下,我们调研过一些竞争对手的员工,私下表示公司相对急功近利,看得不够长远,甚至想跳槽到B公司。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B公司的风光,但这也有可能是生存者偏差:实际上,B公司早期的时候,也曾经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到了倒闭的边缘。可能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B公司反而成为“不作不死”的案例。但敢于冒险,不正是企业家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显著特征么。



我们不禁感叹,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里,大多数从业者做的其实是一个“理性”且“容易”的选择:既然不知道未来如何,不如现在低头赚钱。只有B公司,做到了张磊所推崇的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而不是别人都做的事。


而我们希望能找到更多这样的公司,并长期与之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