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虽然全国经济增速下行,但在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企业仍能在持续低迷的宏观环境中脱颖而出;
从宏观原因上来说,是政府只维持、不“漫灌”的审慎货币政策催生出了更多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本文由新同方CIO刘迅主笔
临近国庆,对于投资机构而言,这也是接近季度总结的时间。 近两年大家发现在大中华市场有一批真正的优质公司渐渐得到大众认可,成为耀眼的牛股。前两天在和一个师弟探讨时,说到越来越多的好生意涌现,看上去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在前面两期专栏我们从公司层面分析了:怎样看待和挑选优质企业。这一期试着从宏观层面,探讨一下如今成批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的优质企业的背景。
我们先看看这两张图,一般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政府都会祭出“银行加快放款、财政大力支出、基建投资高歌猛进”这套组合拳。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和2015年国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分别上冲到接近30%、20%的高位。那效果怎么样呢?从图二可以看出,经济刺激效果一次不如一次, 尤其是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从经济层面来说,对外给全世界解套,对内给自己挖坑。当时把全球的大宗商品连带着各种资产炒得翻天,解救了无数坏账资产。而被解套的大头——美国,如今并没有念当年的好,反而把我们树立成了坏典型。对内来说,建成了大量无效资产。无效资产不仅不会产生现金流,搁置还需要花钱维护,这反而成了地方政府现金流的陷阱。例如:西部缺水地区建好的游泳池摊派给中小学;中部地区的大剧院招商困难,还不如烧毁不再花钱等例子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包袱,宏观GDP 增速(见图二)不断下行,上市公司业绩(参考图三)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对广大投资者而言,短期大水漫灌制造出的好形势,的确给市场带来赚钱效应。但兴奋劲儿过去,一地鸡毛是必然结果。
图4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2009年从底部反弹上来涨跌幅最高的top10公司,多数的市值近十年增长有限,甚至有3家变成ST股。2015年那次反弹中,最热门的中国中铁,现在的结果也是一个例证。
而自2018年来经济低迷,GDP增速低于7%,又发生了什么呢?回到图一,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做了一个“维持会”,由政府主导的投资一直维持在零线附近,只是在发生下降时做了一些回调。尤其是本次疫情过后,并没有在国内外宏观环境都很恶劣的情况下去搞基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本届政府的金融和财政政策,不会是大水漫灌和大兴土木。而这与2018年3月易纲任央行行长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没有了短期发大财的机会,企业家们就得撸起袖子,考虑“长期主义”,重视用户体验,打造性价比。没有了大水漫灌式的投资,也阻止了不少投机分子拿着便宜钱建低质产能,靠打价格战来冲击原有产业秩序。在持续低迷的宏观环境和审慎的宏观货币政策下,市场从供求两个方面,筛选出了值得长期投资,让人审美愉悦的好人、好生意。同时由于货币投放在资本市场依然较多,股票的好价格还要靠我们这些投资经理去把握机会、好好挖掘。
国庆和中秋将临,交银洪灏微博上的一则提示引发不少关注:他提到做空中国股票的仓位达到历史新高,上升的速度比2015年还快,体量是2015年的8倍。看了一下数据,主要是国内资本市场融券的规模上升很快所致,估计背后是由于监管政策放宽的“红利”——许多产品需要对冲所带来的。而这则微博的快速传播,也反映了在当前内忧外患时刻,市场上普遍存在一种担心,这很正常。而这些普遍的纠结,已经反映在市场当中,无需过分焦虑。新同方有中国长期投资前景的坚定信仰,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雪道还有很长。今后会找机会探讨背后的逻辑,现在就不在此展开。
今年很幸运,我们祖国的生日和中华文化中重要的团圆佳节,重合在同一天,这样的节日在本世纪只有四次,值得大家好好珍惜。祝大家合家团聚、节日愉快,也祝我们的祖国能够渡过风雨、欣欣向荣。
最后以一段北岛的诗与大家共勉: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神。